分類
台灣史100件大事

台灣史100件大事-20吳沙入墾噶瑪蘭

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1796年(嘉慶元年),吳沙獲得官府的認可與協助,率領漳泉粵移民一千多人,鄉勇二百多人,以及通曉噶瑪蘭語者二十三人,乘船從烏石港登陸並在當地修築土圍稱為「頭圍」(現今頭城鎮)。吳沙以頭圍為據點,建立了宜蘭第一個漢人聚居地。(參考資料:http://www.pinpu.digital.ntu.edu.tw/overview_b4.php)

  雖然吳沙被尊為「開蘭第一人」,但他並不是第一個進入宜蘭拓墾的漢人。早在康熙年間, 就有通「番語」的漢人,往來蛤仔難(噶瑪蘭的舊稱),與原住民進行買賣,至少比吳沙早了六十年。 乾隆33年(1768),漢人林漢生率眾進入蛤仔難拓墾,遭到原住民殺害,拓墾失敗。
  至於清廷官方與宜蘭的初次接觸,是康熙60年 (1721)年「朱一貴事件」之後,清廷擔心朱一貴餘黨藏匿後山, 更是首次派遣軍隊進入後山搜捕。事後,清廷官府第一次繪出了台灣後山輿圖。(參考資料: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725/tony0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