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100件大事

台灣史100件大事-2西班牙殖民北台灣

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十六世紀末以來,不僅荷蘭人覬覦台灣,當時在遠東海面上進行商業競爭的西方國家各勢力,幾乎都看上台灣。台灣的位置,正處於葡萄牙船航向日本,及南洋、明帝國的船航向菲律賓、日本船航向南方、荷蘭船及西班牙船通往日本及明帝國等諸條航線的中繼點,因此16世紀末以後,台灣成為國際競逐的對象乃勢所必然。其中尤其是西班牙與荷蘭在遠東的貿易競爭中,台灣成為他們爭奪的重要戰略要地。
  由於航行於馬尼拉與明帝國之間的西班牙商船,屢次遭荷蘭船隻襲擊截捕,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乃於1596到1597年之間,先後三次上書西班牙國王,建議佔領台灣,以維護馬尼拉和明帝國之間交通之路。1598年,攻台計劃果然付諸行動,駐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派出軍艦2艘,士兵兩百餘人,出航馳往台灣,卻因中途遇上颱風而折返。不過西班牙人想進佔台灣的計劃一直沒有放棄,當他們發現他們的競爭對手荷蘭,竟然在遠東已與英國組成聯合艦隊,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遂於1621年計畫派出軍隊攻佔台灣,以作為對付荷、英聯合艦隊的據點。此一計劃反而促使荷蘭人先下手為強,而於1624年先行佔領南台灣。
  1624年,荷蘭人捷足先登進入南台灣。使西班牙在貿易方面感受極大的威脅與不安,乃在1626年由西班牙駐馬尼拉總督施爾瓦(Fernando de Silva)派遣兩艘軍艦及所需軍備,於5月5日從呂宋出發攻台。因南部早一步為荷蘭所佔,遂沿台灣東岸北上。11日抵達今台北福隆附近的東北角,而將之命名為Santiago,後來音譯為現在的三貂角。12日進入現在的基隆港,而將港口命名為「至聖三位一體港」。16日,西班牙於現在基隆的和平島舉行佔領儀式,並在島上建築「聖薩爾瓦多城」,正式佔領北台灣。(參考資料: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05/CH05_SEC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