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100件大事

台灣史100件大事-49嘉南大圳完工

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1920年開工,竣工於1930年的嘉南大圳,是日治時期臺灣、日本和東亞最大的水利工程。關於嘉南大圳的評價,因立場不同,以致從動工至今仍看法紛歧。例如興建嘉南大圳是嘉惠農民,還是剝削農民?三年輪作制度是因水源不足而設計,還是總督府意圖透過對水的控制來扶植糖業資本?嘉南大圳是「咬人大圳」(臺語)?類似的問題經常被提出來討論,短期內恐難以有共識。(參考資料:https://wwwacc.ntl.edu.tw/public/Attachment/09261349732.pdf)

  從1984年開始,嘉南農田水利會在每年的5月8日,於烏山頭水庫旁八田與一的銅像及墓前舉行八田與一及其夫人外代樹的紀念追悼會。原因是,沒有這位工程師的奉獻,就沒有今日嘉南平原的沃野千里。
  八田與一,這位被尊稱為「嘉南大圳之父」的日本人,1910年,甫從東京帝國工科大學土木工學科畢業,即選擇臺灣作為生命事業的起點,渡海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的土木部技手,時年才24歲。十年後,他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即嘉南大圳),而後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水利工程出現,嘉南平原既有的農業生態也隨之改變,臺灣最大的穀倉產生。(https://e-river.wra.gov.tw/System/NewArticle/DealData.aspx?s=93A038F9E3552400&index=3A4A76975B038742&sm=0F3A0E195527429C)

嘉南大圳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