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1949年5月20日起﹐台灣進入戒嚴時期,配合著「動員戡亂」體制,白色恐怖的陰籠罩台灣。直到1987年解除戒嚴,1990年終止「動員戡亂」,台灣才逐漸脫離恐怖政治的陰影。
1949年5月19日,國民黨政權還在大陸上處於兵荒馬亂之際,台灣並無戰事和動亂,但省主席陳誠卻在台灣頒布戒嚴令。戒嚴令頒布的半年後,國民黨政府敗退來台,戒嚴繼續實施。實施戒嚴,即是軍事統治,依據戒嚴法,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有權力限制人民自由民權,可以掌管戒嚴地區行政事務及司法事務。因此,憲法所規定的人民的基本自由人權,如集會、結社、言論、出版、講學等各項自由受到嚴格限制,因此有黨禁、報禁、出國旅行禁等禁令。戒嚴延續了38年之久(直到1987年蔣經國才解嚴),成為世界實施最久的戒嚴令。
層出不窮的白色恐怖案件,是戒嚴統治與戡亂體制下的產物。台灣在經歷了二二八事件之後,不但沒有一點足堪療傷止痛的轉機,反而因為緊接而來的白色恐怖政治,使得政治氣氛更加陰霾不開。直到蔣經國主政的末期,政治風氣才逐漸開朗。(參考資料:http://distance.shu.edu.tw/taiwan/CH27/CH27_SEC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