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臺灣工友總聯盟,是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的第一個全島性工人運動組織。成立大會於1928年2月19日舉行,臺北蓬萊閣會場大門還題有蔣渭水的「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標語。成立當天,各地29個工會組織代表130人分乘59輛車遊行台北市街。並在蔣渭水的領導下,積極介入勞資爭議,並以工友會名義組織勞動團體。其宗旨在於統一全島工人運動,為工人謀福利及改善店員生活。
在成立一年後,加盟團體達65個,人數一萬多人。總聯盟發起過多次大規模的罷工,台灣工運主導權也因此落入工友總聯盟之手。
1930年代,日本政府開始大規模鎮壓左派運動;隨著1931年蔣渭水去世和台灣民眾黨遭禁,工友總聯盟的勢力也日漸衰退。(參考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B7%A5%E5%8F%8B%E7%B8%BD%E8%81%AF%E7%9B%9F)
1927年以後,台灣的工運風起雲湧。例如:黃賜所帶領的「高雄台灣機械工友會」與當時其他29個工人團體組成的「台灣工友總聯盟」便屬高雄地區工運的發動機。尤其,1928年的「高雄淺野水泥會社工人罷工」事件更是台灣抗爭最久的工潮。(參考資料:http://crh.khm.gov.tw/khstory/story_info.asp?id=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