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100件大事

台灣史100件大事-40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1920年11月,台灣第一個飛行家謝文達返台進行訪鄉飛行,蔣渭水等人以歡迎會名義,成功匯集了全台各校學生於總督府台北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使各校學生產生思想交流與聯結。1921年4月,畢業於醫學校的李應章、吳海水、何禮棟等人於台北籌組全台灣青年會,向林獻堂、林熊徵勸募資金時,認識了蔣渭水、蔡培火,蔣渭水認為「不作便罷,若要做,必須做一個範圍較大的團體才好」,於是決定組成台灣文化協會。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之初是一個資產階級與知識份子為主組成的民族主義文化啟蒙團體,該會章程規定「以助長台灣文化為目的」。1921年(大正十年)10月17日下午一點,於台北市大稻埕靜修女子學校 (今靜修高中) 舉行成立大會,由蔣渭水報告創立經過:「有關本會組織,曾訪川崎警務局長,依主旨書說明本會的主旨。他詢問:『雖然說只計劃提高文化,但多數會員中,是否有跟政治運動有關連的人呢?』於是回答說『絕對不涉及如此行為』之後,才求得該局長的諒解。」出席成立大會的人有1031名,以醫師、地主、公學校畢業生、留學回國的學生為主,另外也有農民、工人、商人、律師、士紳等人參與。隨後通過林獻堂為總理,楊吉臣為協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並選出理事41名、評議員44名。(參考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96%87%E5%8C%96%E5%8D%94%E6%9C%83)

  1921年(大正10年)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是集合島內知識菁英,以促進 文化啟蒙與民族運動為目的的社會團體,吹起了1920年代台灣島內非武裝抗日 運動的號角。而其中關鍵的人物是蔣渭水。
  1920年11月,台北大稻埕開立的「大安醫院」的蔣渭水,在醫院隔壁另成立一 家「文化公司」,從事海外雜誌及書籍的推廣,以介紹及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後的新思想。這一年的7月,東京台灣留學生創辦 了《台灣青年》雜誌。蔣渭水積極 向島內推銷這份雜誌,並鼓勵青年學生閱讀。(參考資料: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575/tony0575.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