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100件大事

台灣史100件大事-24近代西教與近代醫學入台

用台語說台灣的歷史音檔

  馬雅各(James L.Maxwell)生於蘇格蘭,1860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科,當年英國杜嘉德牧師(Douglas Carstairs)向英國教會建議開拓台灣為宣教區,並以台灣在醫療需求的迫切為由,希望以醫療傳道方式深入台灣達到宣揚福音的目的。在教會的安排下,1864年具醫師背景的海外宣教士馬雅各由打狗登陸台灣,探尋在台灣宣教的可能性,1865年5月26日馬雅各與杜嘉德牧師一行八人正式來台,於28日從旗後登陸,展開英國長老教會在台灣醫療傳道宣教的工作,成為英國母會在台灣第一位醫療傳道者;該日成為基督教長老會台宣教的紀念日。(參考資料: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9b6b35c-c743-4567-a46d-cfc6d8c2ae92)

  馬偕是首位到台灣宣教的加拿大長老會傳教士。他於1872年到台灣,直到1901年去世,在台宣教長達29年之久,成為台灣北部基督教長老會的創辦者,台灣基督教教育和醫療宣教的先驅。
  1871年10月19日,馬偕離開了家鄉,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旅程中,他一路經過日本、香港、廣東及廈門,最後終於在12月30日抵達台灣的打狗(即今天的高雄)。這裡並非他原計劃中的目的地,但如他日記所述:“好像有一條無形的缐,牽我到這美麗之島”。
  1872年3月9日,當他搭乘的“海龍號”帆船駛入淡水河口時,馬偕在日記裡讚歎說:“我舉目向北向南,然後向内陸遙望青翠的山嶺,心靈非常的滿足,心神安寧且清靜,有一股明確的聲音對著我說:‘此地就是了。’ 而同行的李庥牧師也同時對我說:‘馬偕,這就是你宣教的地方了’。”下了船,馬偕陪同李牧師南下到大社(今台中豐原),並在沿途中考察自己將來要進行傳教的地區。馬偕回到淡水就租了房,作為日後傳教的據點,而為了更流利地與淡水居民溝通以便傳教,他就近找了一位牧童每天練習閩南語的對談。經過五個月苦練,馬偕終於站上講台,開始用閩南語向淡水民眾傳教。(參考資料:http://bdcconline.net/zh-hant/stories/ma-xi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